在禪宗的文獻裡,我們有時候會遇到每個中文字都能看懂,但組合起來卻看不懂的禪語。😣
這是因為禪宗文本裡的詞語大多和當時的日常生活有關,但隨著時代變遷,文本裡出現的器物及語言表達方式對我們來說是很陌生的。
就像許多新生代的讀者也不知道「貓在鋼琴上暈倒了」是什麼由來,但如果是同一個時代的禪師,或許就可能引用這句話來作為禪語機鋒哦!
遇到不容易理解、在一般辭典也找不到解釋的詞語時,我們可以使用 CBETA 全文檢索,看看出現特定詞語的其他文本前後文,透過文意分析來找到更多線索。我們也可以查閱日本駒澤大學的教授們編纂的《禪學大辭典》,這也會很有幫助。
那麼有沒有稍微輕鬆一點點的方式呢?
今天小編分享一個網站,這個資料庫以 CBETA 收錄的禪師語錄為文本資料,介紹了 420 個禪語項目的原始文意、延伸文意,及其形成背景。
透過相關工具,我們在閱讀佛教文獻時,可以減少望文生義的情況。
譬如,「從長相度」是什麼意思呢?是看對方的長相來打分數嗎?還是拿尺來量對方的臉呢?
快把你手上的尺收起來!😂
原來這是「禪宗借用當時公文用語而成」的禪語,意思是要求分析某事後提出解決辦法或建議。
這個資料庫就是比利時根特大學佛教研究中心、美國天普大學,及法鼓文理學院合作的項目—— A DATABASE OF MEDIEVAL CHINESE TEXTS (中古中國文獻資料庫)專案所建置的禪語資料庫:https://www.database-of-medieval-chinese-texts.be/views/chan/showChan.php
除了禪語資料庫,這個網站還把敦煌文獻裡的許多早期禪宗文獻文本都數位化了唷!大家可以逛逛這個寶庫!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會在【數位工具百寶箱系列】跟大家介紹更多有趣又實用的研究資源。
如果你也知道什麼好用的數位工具,歡迎跟我們分享!
#數位工具百寶箱
#禪宗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