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據法句 | 夢想 勇氣 烈士池

上個月進戲院看了最近很夯的電影──《鬼滅之刃無限城篇 猗窩座再襲》,回家後心血來潮,又重溫了《無限列車篇》。

後者之作,作者透過夢境與現實的場景變化,試圖帶領閱聽者探索:追尋人生目標的過程中,從自我認識到自我超越的過程。(本文不暴雷,請讀者諸君自己找來看呦!)

而在浩瀚的佛教文獻中,也有這樣的一個故事,藉由夢境與真實的架構,試圖探討「勇氣」、「超越」、「執著」、「目標」等人生課題。

***

數百年前,印度有位博通諸學的隱士,既能點石成金,又能將人變為畜、畜化為人。然而,他有個求而不得的心願──想成仙。

「生天自有生天業,未必求仙便得仙」,據聞,要想成仙,需得築臺作法,並求得一位精神堅毅的「烈士」按刀護壇。在長達一整晚的儀節過程中,這位烈士必須「屏息不聲」──不能發出任何聲音。只有如此,作法才能成功。

隱士於是花費了漫長時光,才終於尋找、培養出那位願意捨棄一切,助己一臂之力的烈士。

多年籌畫的作法過程其實還算順利,也虧得烈士非常配合。眼看天將破曉,隱士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頭,露出勝券在握的微笑。

突然,烈士竟大聲嚷嚷起來。霎時,無數火焰如星落下,隱士見狀不妙,立刻挾烈士縱身跳入壇旁大池避難。

「誡子無聲,何以驚叫?」隱士有點生氣地問道。

烈士無奈回答:「入夜後,沉重的睡意襲來,我做了這樣的怪夢──起初,見到前一份奴隸工作的慣老闆來道歉、慰問,想起您的叮嚀,我一直沒忘記保持沉默。誰知那傢伙怒火中燒,立刻讓我『登出人生』。死後,我望著屍身暗暗發誓累世不語,以回報您的知遇之恩。後來,我生在南印度的一處富貴人家,出生、入學、成年、婚娶、父母喪亡、生子,始終默然,也一直背負著『怪人』的印記。直到六十五歲那年,妻子以殺死獨生子相脅,無論如何要我開口說話。我當時想,一輩子閉口不言,再怎樣也夠久了。望著衰老的自己與唯一的幼子,我不由得打破了誓言……。」

聞言,隱士又驚又愧,淡淡嘆道:「這是魔來擾亂。讓你承受這些,是我的錯!」

而當年,那座他們避難的大池,後來就被叫做「烈士池」。

***

人生如大夢,在悲歡離合、喜樂參半的過程中,您認為最重要的目標或夢想是什麼呢?而為了達成自我的理想,相信也曾付出過不少努力。也許,無論是成功或失敗,也算是用力地體驗、欣賞了一回人生的風景吧!

本文改寫自《大唐西域記》(T51n2087_p0906c19- p0907b04)「烈士池」的文獻記載,歡迎現在就打開 CBETA,與原文對照「樂」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