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撰《高僧傳》標點

梁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撰《高僧傳》標點

 

原標點:

始有魏陳思王曹植深愛聲律屬意經音既通般遮之瑞響[4]山之神製於是刪治瑞應》、《本起以為學者之宗傳聲則三千有餘在契則四十有……原夫梵唄之起[19]自陳思始著太子頌睒頌因為之製聲吐納抑揚並法神今之皇皇顧惟蓋其風烈也其後居士支亦傳梵唄三契皆湮沒[20]不存世有一章恐或謙之餘則也

 

說明:

文中「瑞應》、《本起」,是否應作「瑞應本起」,即支謙所譯太子瑞應本起》?因《高僧傳》提到「始著〈太子頌〉」,或許是曹植對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當中悉達多太子的故事,製作成頌。

郭心仰好:

感謝來函指正。此處所言即

《高僧傳》卷1:「從吳黃武元年至建興中,所出《維摩》、《大般泥洹》、《法句》、《瑞應本起》等四十九經,曲得聖義,辭旨文雅。」(CBETA 2022.Q3, T50, no. 2059, p. 325a29-b2)

《瑞應本起》確指支謙所譯《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T0185)。

修訂後 《高僧傳》卷13:「於是刪治《瑞應本起》以為學者之宗。」(CBETA 2022.Q3, T50, no. 2059, p. 415a15-16)

CBETA 張伯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