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T0238)——大比丘眾共【半三十比丘百】

關於《金剛經》的漢譯本,《大正藏》共收了7個譯本。其中隋朝笈多法師的譯本(T0238)是完全按照梵文詞句,逐字對照翻譯的,所以這個本子的文字最為艱難,許多地方根本不成句,所以歷代幾乎無人研究這個本子,都以鳩摩羅什或玄奘法師的譯本為準。

由於幾乎無人研究笈多法師的譯本,使得這個本子在刻經的時候出現的錯誤得不到糾正。也許是因為這個本子的句子不符合漢語規則,所以工人在最開始刻雕板的時候就無法發現自己刻錯了。

這個本子的[0766c18] 句在《大正藏》裡是這樣的:

一時,世尊聞者遊行勝林中,無親施與園中,大比丘眾共半三十比丘百

在CBETA的電子大藏經中,半三十比丘百」的後面並沒有註釋,這表示歷代藏經都是同一句話。

然而考查其他法師的譯文,這裡都是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笈多法師的「半三十比丘百」無論如何算不出1250這個數。

考查梵文原文,這句話是這樣的:

Bhagavāñ  Śrāvastyāṃ  viharati  sma  Jetavane  'nāthapiṇḍadasya-ārāme mahatā  bhikṣu-saṁghena  sārdham  ardha trayodaśabhir  bhikṣu-śataiḥ sambahulaiś

Bhagavāñ  Śrāvastyāṃ  viharati  sma  Jetavane  'nāthapiṇḍadasya-ārāme」這句話是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沒有任何問題。

 

後一句,從mahatā開始,逐詞翻譯如下:

mahatā:大

bhikṣu-saṁghena:比丘

sārdham:與……一起

ardha:一半

trayodaśabhir:十三

bhikṣu-śataiḥ:一百比丘

sambahulaiś:眾多

 

這裡是印度的一種數字表示法,表示再加半個就是十三個,那實際就是十二個半,bhikṣu-śata,意為“一百個比丘”,“十二個半”的“一百個比丘”,加起來剛好就是“一千二百五十”個比丘。所以笈多法師此處的半三十比丘百」應是十三比丘百」的筆誤,應予更正。

maha's 的頭像

蠻有學術考據的。我比較有疑問的是,笈多翻譯當時的梵本如今還在嗎?因我個人不懂梵文,會再請教熟悉梵文的老師做個確認。非常感謝!
CBETA Maha 吳寶原 

 

有的。最完整的梵本由馬克斯繆勒博士收集校訂後於1881年在牛津大學出版。笈多法師的漢譯本與繆勒的梵文本幾乎每個詞都能一一對應上。以“半三十比丘百”這句而言,在中亞地區出土的其他梵本也可證明是“半十三”之錯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