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脫文請後端加注

以下紅字這一段話,讀起來很奇怪,似乎有脫文。
T42n1824_p0007c28_##赴大小根緣故說大小兩教。而佛在世時,眾
T42n1824_p0007c29_##生福德利根,稟斯兩教並皆迷失。論主破彼
T42n1824_p0008a01_##二迷、俱申兩教,是故有三段之文。又菩薩欲

 
說奇怪,一是龍樹為佛後百年之人,如何以論破佛世學人之迷;
二是「眾生福德利根」卻「稟斯兩教並皆迷失」,前後顯然矛盾,此兩句間疑有脫文。
 
去查了一下日人安澄的《中論疏記》,相應的文段為:
疏雲。初二十五品破大乘迷失等者。碩法師疏雲。初有二十五品。破失大乘觀。辨大乘人法空。次有兩品。破失小乘觀。明小乘人法空。複有兩偈。明致敬結論旨歸。准此疏文。今言學失者。迷大乘之人法空。以失大乘人法空之觀行也。小乘迷執。准之可悉。疏雲。所以有三段者正道等者。碩法師疏雲。明赴大小根緣。說大小乘教。但稟大則封大。聞小便執小。故初二十五品。破大失乘觀。明大乘人法空。次有兩品。破失小乘觀。明小乘人法空。為欲推功有在故。第三兩偈。明致敬結論旨歸。而言佛在世時等者。依雙卷泥洹經者。七十九歲在世故。彼經佛言。自我為聖師。年七十九。所應作者亦已究竟。疏主釋雲。釋迦文佛。若道俗合論。則年八十。若論佛有壽但為五十。故智度論雲。十九出家。三十成道。言佛滅度者。周書異記雲。穆王五十年壬申之歲二月十五日。佛年七十九方始滅度。具明佛性佛滅如下也。赴者。玉篇。返賦反。告也。至也。h也。奔也。洞明者。上玉篇。達貢反。說文。疾流也。野王案。深邃貌也。道洞之洞為回字。又音徒薰反。敬也。回者徒楝反。野王案。回猶通達也。雙化者。上玉篇作雙字。所江反。野王案。兩偶也。方言飛鳥曰雙也。說文。隹二牧也。
 
果然有「佛滅度後」的文字,但不知究竟少了多少字。推測有少多兩種可能。
少者:而佛在世時,眾生福德利根;佛滅度後,眾生福薄根鈍,稟斯兩教並皆迷失。
多者:而佛在世時,眾生福德利根,聞斯兩教並皆解悟;佛滅度後,眾生福薄根鈍,稟斯兩教並皆迷失。
 

依目前的文獻證據,大概只能做到這樣了。至於CBETA方面,則請加注「此處有脫文」。
手上無《中論疏記》圖檔和紙書大正藏,文獻出處還請後端自行查找。謝謝。

謝謝您。

抱歉,可能沒說清楚,我是沒有找到大正65冊2255經的圖檔,因續經律論疏部CBETA未收錄。所以在網路上找了《中論疏記》電子檔的文段,但這電子檔沒有標示冊頁行號,所以無法告知出處。

大正65冊2255經相應的行號如下:

T2255_.65.0022b19: 小。故初二十五品。破1大失乘觀。明大乘人
T2255_.65.0022b20: 法空。次有兩品。被失小乘觀。明小乘人法
T2255_.65.0022b21: 空。爲欲推功有在故。第三兩偈。明致敬結論
T2255_.65.0022b22: 旨歸。而言佛在世時等者。依雙卷泥洹經者。
T2255_.65.0022b23: 七十九歳在世故。彼經佛言。自我爲聖師。年
T2255_.65.0022b24: 七十九。所應作者亦已究竟。疏主釋云。釋迦
T2255_.65.0022b25: 文佛。若道俗合論。則年八十。若論佛壽但爲
T2255_.65.0022b26: 五十。故智度論云。十九出家。三十

剛剛看到吉藏同論同卷行文,似乎有規律可循,可以旁證脫文。

T42n1824_p0013b21_##佛在世時眾生利根,聞佛略說則悟;佛滅度
T42n1824_p0013b22_##後眾生鈍根,待論主廣[敲-高+尃]乃解。如佛直說無

 

這系統也太神了吧,怎麼都無法直接貼,只好自已簡單打字交待了。 

「言佛滅度後者」,在T2255_.65.0022b26~T2255_.65.0022b27

T2255_.65.0022b26: 

雖然想到SAT有圖檔,但不會貼,似乎也貼不了,所以就作罷了。

還好做為文獻證據的出處總算是清楚了。真的謝謝您。

maha's picture

謝謝提出問題,CBETA 會慎重加註處理。

至於貼圖,這系統是可以的,不過不能直接貼,要先把圖檔存放在本機上,然後:

點上方「影像」按鈕→按「瀏覽伺服器端」→然後「上載」圖檔→insert file→確定

有點繁複不便就是了。

 

CBETA Maha 吳寶原 

 

圖片檔名不能有中文,系統不接受,試了好久,改英文後就可以了。

冊頁碼請參照之前貼文。謝謝。

若以「佛在世時」對比「佛滅度後」,依兩兩對仗方式整理文句,則整句可能為:

T42n1824_p0007c28_##赴大小根緣故說大小兩教。而佛在世時,眾

T42n1824_p0007c29_##生福德利根□;佛滅度後, □□,稟斯兩教並皆迷失。論主破彼

T42n1824_p0008a01_##二迷、俱申兩教,是故有三段之文。又菩薩欲

 

則可推定大正本於福德利根」後脫文十八字。

至於是大正藏手民誤植,或底本傳抄錯誤,因無原本可查,目前無從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