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想未来佛教大藏经的新形态:经论科判注疏一体化集成编辑研究系统
以CBETA为代表的数字化大藏经从内容到功能,目前已经逐步完善,特别是在标点和校勘方面。但是数字技术带给藏经的帮助可能远不止如此,应该在科判注疏方面发挥更多给力的大用。现在的电子藏经主要是基于传统藏经的三藏分列的呈现方式,古来有不少学人花费大量心血,自行编制了很多的经论“合会”,以及相应的注疏科文等,但都是各自为政,格式不统一,也不方面交流沟通。如幕布、flomo等利用新型技术的markdown、双向链接写作工具上,也涌现出不少新鲜的经论科判文本。
如今的法鼓《瑜伽师地论》专案(http://ybh.dila.edu.tw/)是一个打通经论分割、重组资源结构的典型范例,但也只是针对本论的专案,并不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而且只能在线浏览,不方便导出及编辑出版。
设想未来的大藏经在此基础上演化出崭新的形态,可以基于CBETA的资源,利用最新的校勘和标点以及对读的成果,在此基础上重新整合,设计一个开放式的数字平台,向全世界提供一个经论科判注疏一体化的开发系统模版,不必再为每部经论单独开发一套专案系统了。这个编辑系统的功能可以有:
1,自动导入现有的标准化的CBETA经文,以三藏之中,存在后代注疏的【经文】源头原文为核心,在经文之上,让用户依次添加论藏中历代【注疏】、复注的科判、注疏原文。(可以以“释经论”为攻克的重点)文档内部引用其他经论文字的,可以直接设置“双向链接”进行跳转。
2,一部经文可以有多个译本,每一个译本对应多种注疏。在一个界面上可以显示出各个译本的平行对读,以及不同科判的平行对比。选择一个译本以后,显示出这个译本的所有历代科判注疏。若没有注疏的经文,可以导入近现当代以及后人的注疏,但要明确标记是藏外文献。可与包括在内日台的各部现代的新大藏经,探讨版权合作。科判应该支持几十级以上,如附件中的《华严疏钞》专案,科判文字部分就有3万多字。
3,注疏可以精确到字、词、句、段落乃至卷。在电脑浏览时,可以采取弹出或浮动框的形式;导出出版时,可以按照经文原文的“行间注”的模式,或者经论分列等传统模式。
4,可以直接导出各种版式的带校勘记录的经文原文;带科判的经文科文;以及穿插注疏的经文合集。可以选择导出一个或全部的译本、注疏合集,方便直接打印成册。
5,每一部经文可以开放给全世界的佛弟子发心整理,为经文添加注疏科判。最好是由在三藏各大部类(如般若部、华严部、律部……)乃至单经的专业领域有特长的寺院、院校、机构、学者等来报名认领,担任主要负责人,自行召集团队。可以部分采用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的模式,整个编辑过程有记录、全透明,并开放给读者即时提交反馈纠错。可以组织教界和学界的专业人员组成研判小组进行审核和把关建议。
……
这应该是对CBETA的一次重新重合和再出发。设想未来50-100年,经过全世界佛弟子的共同努力,成就此一大业:让大藏经中的每一部经文,都完成科判经论注疏一体化,成为一站式的佛法学习研究系统,不再有无人问津、望而却步的经文!这将让三藏自身完成对内部的注释和解说,三藏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必将能极大地促进藏经的深入学习和研究。这套大藏经如果全部打印出来,由于同一部经文很多部注疏科判形成不同的原经科文文本,以及基于不同注疏的经论合会文本,文字的体量会大大超过现有纸质藏经。不过,这将是数字技术时代的我们,所能奉献给佛教界、众生界乃至整个法界的一份法供养的厚礼!
愿有识之士共同发心,让佛法常住世间,利乐有情!后学先作此抛砖引玉,期待各位高人集思广益!
作为开始,或可以考虑《俱舍论》的系列注疏;《杂阿含经》的《瑜伽师地论》注解;《大般若经》的《现观庄严论》注解等;《华严经》《心经》《药师经》等。
附件:《俱舍论》的注疏科判范例;一位科技人员佛弟子的单机版经论集注科判注疏系统开发设想,供参考。
相关文档分享:https://www.yuque.com/chenchaoyi/buddha/ca3h4labtl6xak58?singleDoc# 《科判資料》 密码:ned4
https://share.weiyun.com/f8LOjlBJ
范例网站:
樂見其成
開心看到佛弟子有類似、共同的願景,
期待這樣的「開放式平台」早日出現,
不過就我所知,不論是 CBETA 或是 法鼓文理學院,短期內都沒有資源能夠做這樣的事。
所以,說實在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實現。
相關文檔需大陸手機號才能取得
試著取得貼文中所提供的相關文檔,但要求要有大陸手機號。
是否能將文檔放在台灣也能存取的地方?
例如 GitHub?
華嚴疏鈔
文中提到《华严疏钞》,
法鼓文理學院 有製作《新修華嚴經疏鈔》網站 供參考:https://hysc.dila.edu.tw
Re:【未来CBETA佛教大藏经的新形态设想】
讀者您好,
感謝您對 CBETA 的愛護與鼓勵!寶貴意見已轉知內部同仁合力討論,以下為彙整後的回覆。
(一)參考資料因受限於平台資格限制,無法順利開啟瀏覽。是否可以請您透過 GitHub 或其他較無區域限制的管道提供,以方便我們取得、參考呢?非常感謝!
(二)來文提及經典對讀等的使用需求,
(三)來文指出《瑜伽師地論》資料庫可能的欠缺,CBETA 人員已代為轉知負責團隊。也歡迎您參考唯識典籍數位資料庫、法華經數位資料庫。
CBETA 林聖詠
收到,谢谢,期待更新进展!
收到,谢谢,期待更新进展!
回應 文字加標記 工具
看到 unchained 提供的附件 经论集注科判注疏系统开发设想.zip,
裡面的影片介紹了 GitHub 上的工具 https://github.com/elitelau/brackets-tag 的使用錄影,
大概就是方便幫文本加上 XML tag.
這種情況我這邊都是使用 Oxygen XML Editor (https://www.oxygenxml.com/),
XML 編輯相關功能都很成熟了,要付費就是了。
不過您分享的是 js 檔,線上的 XML 編輯工具還沒看到,這是真的。
如果要在線上共編 XML, 的確需要一個線上 XML 編輯工具。
谢谢!您可以把那些附件传到GitHub上吗
谢谢!您可以把那些附件传到GitHub上吗?方便其他无法查看的朋友。
谢谢各位的关心和建议!这是一个长远的梦想
谢谢各位的关心和建议!这是一个长远的梦想,不一定当下就能实现,需要凝聚资源,积累因缘。这个系统的核心是开发一个经论科判注疏一体化的编辑器,可以导入现有经文,制作编辑完毕后,随时导出文档。平台搭好后,就可以请全世界佛子前来各显身手唱大戏了。
其实,系统内其中的内容都是已知的,就是现有CEBTA的全部经文。其中最极端复杂的科判注疏,可能也就是 瑜伽专案、华严疏钞 这样,作为一种边际情况。只要能够提供这个量级尺度以内的编辑功能,就可以满足基本需求了。
特别是在文档内部引用其他经论文字的,通过“双向链接”进行跳转,这将可以大大激活大藏经的内部关系!
文件分享
分享兩個已有的開發案例:
Abhidharma:Index - Abhidharma
学修经典
不真空论-理解略记
T1850 裂網疏,明 蕅益智旭述
X0766 起信論直解,明 憨山德清述
起信论专题
起信论旧版对照
嵌入正脉疏、文句的注解
又来了个传心经 金钢等害人的. 那些问题经够害人了,
又来了个传心经 金钢等害人的. 那些问题经够害人了, 再一堆注释让人浮想连篇.
这些工具 可能有实用的地方. 不过谈思想就算了. 古人谁证沙门果了?
这些实用工具一旦变成传播有害思想的工具, 不知是害人还是救人呢.
难道要在开头放个warning!??
而且在经每一句每一段上加个小pop窗. 不是有意让个看这些信息? 不又绕回去了, 你咋知这些信息质量?
倒是一堆非得谓得. 非定谓定. 乃至非法谓法.
新手本身就一无所知, 这些注释不仅没啥大用, 还可能令人走入歪路. 乃至断人善根.
人的第一印象就和父母一样, 如果10年后, 乃至几十年后, 你得知一开始见的信息是错的.
就比如心经/金钢等 难解不说, 望文生义如同邪说. 这东西非现非比. 不是正量. 说难听了根本谈不上是量. 大域龙要是在, 也会和我一样得出结论. 那几个经不咋样还过患深重.
e.g. 五蕴皆空, 乃至四谛皆空. 这是空性见. 说难听了连空是啥都不知道.
是一法中有个空, 空性藏起来了还是咋了? 还是法性=空性.
如果法性=空性, 法性有无量种, 空唯一种, 以空中无诸法故. 证此不成.
若空性隐藏在诸法性中, 则T0220大本经凭什么说, 观诸法是隐, 是显. 都不对. (别说显隐都不行, 就取中间. 二边都不许, 岂有中间是正道. 中道见都就咬定中道, 它是好, 是妙, 妙的不可说, 是啥一问三不知. 最后变成了不可说藏一样. 而不能知波罗密多能照见诸法皆空(而无所照 亦无所示), 乃至不可说藏. )
若中道=不可说藏, 则T0220正智应能照了. 心经又是220号经的core. 岂能不照. 然而不能!!!!
最后又变成非比非现, 根本不是量. 这就不是正说, 尚不名法, 况名佛法?
心经, 金钢, 及波罗密多, 中道. 互不相应.
空性见, 就不提是真是假, 见啥都空, 都没法捨离空了一样.
中道者看谁都不顺眼, 用一个不可说压倒一切. 自己却也无所知.
而以心经是波罗密多经的核心的主张者, 根本不知波罗密多说了啥, 以为诸法皆空就是大核心.
乃至金钢经, 宁可违背大品经. 违的不是一个品. T220是循环说, 违一个就违一切. 这不是天大的问题.
经文分种种说, 相似说, 别异说, 广说, 略说. 异名说. 等说, 不等说. 六根六识, 就是硬要个"6"字. 这种凑字数, 导致含义不平等. 尚且能增其疑惑. 更别提两个看着相反的名字变成一个意思. 乃至相似的名字意思全不一样.
初禅不用吃不用睡, 几个人证此天法了? 谁保护这些资料了?
现在多少人分不清古时佛还在的时候, 为啥有人也修禅, 还有人说八正道的正定就是那些世俗定. 谓初定能离欲等.
如今种种恶说四起, 佛法将灭 . 还有人觉的法能广传, 乃至兴旺.
传送识真奇怪 为什么经文没有这个词 但是古人就是提到过
我曾经还以为初代证果的人很多 然而我现在发现我果然是错了 如来果然是影帝啊
小明要是知道诸无性法都非实有. 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