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護心品第十(一)

通常結尾偈語會摘要佛陀或尊者前面的說法。而此經結尾偈語中提到「憍」、「慢」,但全經只有說到「放逸」/「不放逸」,不知請問此經經文是否有闕漏,或其它?

(一)

[0563c11] 聞如是:

[0563c1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563c1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廣布一法已,便得神通,諸行寂靜,得沙門果,至泥洹界。云何為一法?所謂無放逸行。云何為無放逸行?所謂護心也。云何護心?於是,比丘!常守護心有漏、有漏法,當彼守護心有漏、有漏法,於有漏法便得悅豫,亦有信樂,住不移易,恒專其意,自力勸勉。

[0563c19] 「如是。比丘!彼無放逸行,恒自謹慎。未生欲漏便不生;已生欲漏便能使滅;未生有漏便不生;已生有漏便能使滅;未生無明漏便不生;已生無明漏便能使滅。比丘於彼無放逸行,閑靜一處,恒自覺知而自遊戲,欲漏心便得解脫,有漏心、無明漏心便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

[0563c27]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無憍甘露跡, 放逸是死徑;
 無慢則不死, 慢者即是死。

[0564a01] 「是故,諸比丘!當念修行無放逸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

祝 福慧增長,得法眼淨!

 

 

相關問題,想一併請教。

讀增壹阿含弟子品時,看到不少多處結尾偈誦(?),尊者名有漏、重複,或可能誤植?請問這個需要改正嗎?還是不同譯名?

例:比丘尼品第五(三)

[0559a23] 「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尼,恒處閑靜,不居人間,所謂無畏比丘尼是。苦體乞食,不擇貴賤,所謂毘舍佉比丘尼是。一處一坐,終不移易,所謂拔陀婆羅比丘尼是。遍行乞求,廣度人民,所謂摩怒呵利比丘尼是。速成道果,中間不滯,所謂陀摩比丘尼是。執持三衣,終不捨離,所謂須陀摩比丘尼是。恒坐樹下,意不改易,所謂珕須那比丘尼是居露地,不念覆蓋,所謂奢陀比丘尼是。樂空閑處,不在人間,所謂優迦羅比丘尼是。長坐草蓐,不著服飾,所謂離那比丘尼是。著五納衣,以次分越,所謂阿奴波摩比丘尼是。」

 無畏、多毘舍(毘舍佉?)  婆陀、阿奴波
 檀、須檀、奢(陀?)   優迦、離、阿奴

珕須那比丘尼似乎漏了?

看了佛光阿含藏註解此比丘尼:

(181)「珕奢」,麗本作「奢多」,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珕奢」。

但如果偈誦中的「奢多」是指珕須那比丘尼,那緊接其後的比丘尼,奢陀比丘尼,偈誦就漏掉了?

大概類似這樣的例子.

結尾偈誦應是幫助我們記住法義,而在弟子品,除了為鼓勵而稱讚這些尊者外,佛陀了應也是要弟子們以這些尊者為榜樣,要佛子們記住這些尊者之長處,及其所代表的修習法,這樣或許能夠了解更多法門?(日後若能有成就,或許有助於說法者觀機逗教?)

--

祝福慧增長!

 

 

Yishou 法友:

 這些用字差異,是重要的文獻資料,不要去更動。

   這一議題是「攝頌的特性」,請依次序參考下列各篇文章: 

1. 《別譯雜阿含經》攝頌的特性(https://www.academia.edu/7203010/On_Chinese_Udd%C4%81nas_of_Another_Sa%E1%B9%83yukta-%C4%81gama_T100_2008_%E5%88%A5%E8%AD%AF%E9%9B%9C%E9%98%BF%E5%90%AB%E7%B6%93_%E6%94%9D%E9%A0%8C%E7%9A%84%E7%89%B9%E6%80%A7)

2. 〈漢譯 《雜阿含經》(T99)攝頌初探〉(https://www.academia.edu/7207739/Rendering_Chinese_udd%C4%81nas_of_Sa%E1%B9%83yukta_%C4%80gama_T99_2009_%E6%BC%A2%E8%AD%AF_%E9%9B%9C%E9%98%BF%E5%90%AB%E7%B6%93_T99_%E6%94%9D%E9%A0%8C%E5%88%9D%E6%8E%A2)

3. 〈 漢譯《增一阿含經》(T125)攝頌初探〉(https://www.academia.edu/7207918/Rendering_Chinese_Udd%C4%81nas_of_Ekottarika_%C4%80gama_T125_2010_%E6%BC%A2%E8%AD%AF_%E5%A2%9E%E4%B8%80%E9%98%BF%E5%90%AB%E7%B6%93_T125_%E6%94%9D%E9%A0%8C%E5%88%9D%E6%8E%A2)

這些名德比丘尼的譯名對照如下:

經文

對應的內攝頌文字

附註

無畏

無畏

 

毗舍佉

多毗舍

 

拔陀婆羅

拔陀

B3.1

摩怒呵利

摩怒訶

B3.2

陀摩

 

須陀摩

須檀

 

珕須那

 

奢陀

 

優迦羅

優迦

 

離那

 

阿奴波摩

阿奴

 

B3.1  《大正藏》此處內攝頌作「婆陀、阿奴波」,宋、元、明版藏經作「拔陀、摩怒訶」[1] 。此處依經文改從後者。

B3.2  經文為「摩怒呵利」,內攝頌作「摩怒訶」[2],《釋迦譜》作「摩怒呵利」[3]



[1]  《增壹阿含經》 (CBETA, T02, no. 125, p. 559, b7)

[2]  《增壹阿含經》 (CBETA, T02, no. 125, p. 559, b7)

[3]  《釋迦譜》 (CBETA, T50, no. 2040, p. 12, b7)。,,

Yifertw

不好意思,這篇回應之前因回錯文而錯放,現在搬回它該有的位置上。

--

謝謝yifertw法友提供資料說明!(好長的論文啊!只先速讀完第一篇,後兩篇之後再找時間慢慢讀....)

個人也覺得用偈誦有助於記憶一品經文或一經的內容(也覺得應該要記住佛陀稱許的這些尊者), 因此,才會發現上述舉例的經文中,漏掉表格中提到的(應出現在結尾偈頌的),「珕」、「奢」;佛光阿含藏則已將「奢多」改正為「珕」、「奢」,因此而有所提問。(讀弟子品時,個人有參考佛光阿含藏。)

個人有試著去查經文提到的尊者,及可能相關事蹟(以便能更深刻記憶)。不過,因為譯名不一,能查到的尊者資料有限就是了(佛光阿含藏則有提供部份註解說明;後來看到有英文版的巴利專有名詞字典,或可參考,不過中文版人名後未附巴利文,故只能以英文版搜尋)。

--

祝 福慧增長,淨法眼!

不好意思,這兩篇好像也都無法直接閱讀?(之前第一篇可以直接preview)不知yifertw法友是否有其他方式分享?感謝!

--

祝福慧增長!

 

首先,這首偈頌是《法句經》的〈放逸品〉第一頌:

巴利《法句經》位於21頌(〈放逸品〉第一頌):(http://yifertwtw.blogspot.tw/2012/11/pali-dhammapada-2-appamada-vagga-21-32.html),(http://yifertwtw.blogspot.tw/2015/01/4.html)

我列表如下:

經號

偈頌

梵文《法句經》(Udānavarga),Uv 4.1

apramādo hy amṛtapadam pramādo mṛtyunaḥ padam |

apramattā na mriyante ye pramattāḥ sadā mṛtāḥ ||

不放逸是甘露道,放逸是死徑,不放逸者不死,那些放逸者常死。

巴利《法句經》,Dhp 21

Appamādo amatapadaṃ, pamādo maccuno padaṃ;

Appamattā na mīyanti, ye pamattā yathā matā.

不放逸是不死路,放逸是死路,不放逸者不死,放逸者就像死了一樣。

《法句經》〈放逸品 10〉(CBETA, T04, no. 210, p. 562, b21-23)

戒為甘露道,放逸為死徑,

不貪則不死,失道為自喪。

《出曜經》〈無放逸品 4〉(CBETA, T04, no. 212, p. 636, c29-p. 637, a1)

戒為甘露道,放逸為死徑,

不貪則不死,失道為自喪。

《法集要頌經》〈放逸品 4〉(CBETA, T04, no. 213, p. 779, a1-2)

戒為甘露道,放逸為死徑,

不貪則不死,失道乃自喪。

《增一阿含經》〈護心品 10〉(CBETA, T02, no. 125, p. 563, c28-29)

無[10]憍甘露跡,放逸是死徑;

無慢則不死,慢者即是死。

[10]憍=慢【宋】【元】【明】。

可以看出 T210《法句經》、T212《出曜經》與T213《法集要頌經》譯文幾乎完全相同,極可能是後兩者沿用第一本 T210《法句經》的翻譯而未另譯。

反觀《增一阿含經》的譯文,可以看出第一句是「無憍甘露跡」,與前三者「戒為甘露道」不同。《增一阿含經》譯於西元398年(初譯為西元384年); T210《法句經》約譯於西元224年, T212《出曜經》譯於西元399年,與T213《法集要頌經》譯於西元985年,《增一阿含經》的譯者確定是重譯此頌。

《增一阿含經》第一句譯作「無憍甘露跡」(或「無慢甘露跡」),可以理解作譯者為了避免用字重複,而把「不放逸」譯作「無憍」、「無慢」。所以,沒有你所提的疑慮。

至於前三者第一句譯作「戒為甘露道」,譯者支謙見到的文本可能真的是「sīla 戒」,也有可能是「避免用字重複」,而譯作「戒」。我個人的判斷是:支謙見到的文本可能真的是「sīla 戒」。

關於「攝頌」與「結頌」,「攝頌」位於「經末套語:信受奉行(『流通分』)之後」,整首「攝頌」不句有任何完整的意思,只是誦經的「提詞」,用來幫助記憶。

「結頌」分兩種,一種是「重說經意」,如《雜阿含1307經》卷49:「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未曾遠遊行,  而得世界邊,
 無得世界邊,  終不盡苦邊。
 以是故牟尼,  能知世界邊,
 善解世界邊,  諸梵行已立。
 於彼世界邊,  平等覺知者,
 是名賢聖行,  度世間彼岸。」(CBETA, T02, no. 99, p. 359, b13-19)
另一種則是,「偈頌為經文的主體,其他文字僅僅是用來解釋此一首偈頌,或者是將偈頌附上一些『背景』」。此處《增一阿含經》10.1經就是這種文體。
關於「攝頌」,我另外再作解釋。

 

Yifertw

《增壹阿含35.4經》卷27〈邪聚品 35〉:
「戒為甘露道,  放逸為死徑,
 不貪則不死,  失道為自喪。」(CBETA, T02, no. 125, p. 699, b17-18)
《增壹阿含10.1經》卷4〈護心品 10〉:
「無[10]憍甘露跡,  放逸是死徑;
 無慢則[11]不死,  慢者[12]即是死。」(CBETA, T02, no. 125, p. 563, c28-29)
[10]憍=慢【宋】【元】【明】。[11]不=無【宋】【元】【明】。[12]即=則【宋】【元】【明】。
 
 

Yifertw

謝謝yifertw法友提供這樣的對比。個人讀起來,《增壹阿含35.4經》結頌比較合上下文,因為不放逸與戒同屬方法,可以用來達到「不為色、聲、香、味、細滑之所拘繫」(果或成就);相對地,《增壹阿含10.1經》之「無憍」、「無慢」似乎比較是修戒或不放逸後的果或成就(若沒記錯,去除「慢」心是五上分結的修習)?

另,也謝謝yifertw法友提供論文參考。不過,好像「一詞多譯」這篇論文好像需要登入才能讀取?抱歉,個人沒有使用google+ 或fb......不知道是否有其他方式可以分享?先謝謝!

--

祝 福慧增長,智慧明辨!

 

Yishou 法友:

  academia.edu ("edu" 代表這是一個教育機構網站)不收費,沒有申請資格,任何人只要填好資料就可進入。此一網站雖然大多數論文是英文,但是也有數量不少的中文論文。完全免費下載、不需作者事先審核下載者的任何資料。

  提供論文的學者有惠敏法師、菩提比丘、無著比丘、慧豐法師、高明道、葉少勇、羅鴻、林鎮國、辛島靜志、夏含夷、朱慶之、關則富、吳疆、何歡歡、劉震、溫宗堃、陳平坤、左冠明、紀贇、白瑞德、沈丹森、陳金華、陳懷宇、馬德偉、那體慧等等。英語學者數量更多。

 

Yifertw

其實個人是有帳號的,只是不常用,想不起來當時申請的帳號、密碼,又不想一直重複試(尷尬)......

雖有忘記密碼選項,但深怕重設密碼後,可能又會再發類似狀況[要記住一堆帳號、密碼實在是太痛苦了,尤其有些又不是很常用.....],怕不斷給技術人員添麻煩啊~ sorry~

也沒想到,讀經已經快變成佛學研究了 ......(個人沒有要做佛學研究啊~)

讀論文實在很花心力、腦力......

真有理解經文需要時,再參考論文好了

目前還是先以讀經為主:)

(可能學巴利文比較迫切 XD)

還是感謝yifertw法友的分享&說明!

--

祝 福慧增長,淨法眼!

 

謝謝yifertw法友提供經文串連與對照,三經之關係,透過對比後,很清楚!也感謝一併解說結頌與攝頌之別!(個人是佛學詞彙門外漢,還請見諒!)

經由法友解說翻譯年代差異,及譯者可能在譯《增一阿含經》此經時,依法句經,重譯此頌,但就該經文上下前後關係而言,還是覺得怪怪的。且若重譯此頌,那表示原來應該不是這樣?

有可能也是我個人閱讀之經典極有限關係。我再想想。還是先謝謝法友提供的角度!

--

祝福慧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