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不一致。有些不確定應以何者為主,故謹此提出:
1.
一
[0152a08] 故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我等應成就三法而避免被稱為愚人之三法:成就三法而實行,則被稱為智人之三法。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
二
[0153a02] 故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我等若成就三法,即應避開被稱為愚人之三法;(:?)若成就三法,即應實行被稱為智人之三法。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
三
[0154a02] 故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我等應成就三法,避開被稱為愚人之三法:成就三法,實行被稱為智人之三法。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
八
[0156a06] 故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我等應具足三法,避開被稱為愚人之三法,(:?)成就三法,實行被稱為智人之三法。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
2.
三
[0153a05]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愚人是為愚人之相、是為愚人之狀、是為愚人之行。
[0153a07] 諸比丘!世間有愚者,惡思惟、惡說、惡所作。諸比丘!若愚人不行惡思惟、惡說、惡所作,則智人云何知彼為愚人、不善人耶?諸比丘!愚人是惡思惟、惡說、惡所作故,智人則知彼為愚人、不善人。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愚人是為愚人之相,(、?)是為愚人之狀、是為愚人之行。
[0153a11]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智人是為智人之相、是為智人之狀、是為智人之行。云何為三耶?諸比丘!世間有智人,善思惟、善說、善所作。諸比丘!若人不行善思惟、善說、善所作,則智人云何知彼為智人、善人耶?諸比丘!智人是善思惟、善 [P.103] 說、善所作故,智人即知彼為智人、善人。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智人是為智人之相、是為智人之狀、是為智人之行。
3.
五
[0154a13] 非理以解問、非理答其問,復不歡喜他人以滿足、有脈絡、適切之顯句如理答其問者。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應知是為愚人。
[0155a02] 如理解問,如理答問,復歡喜他人以滿足、有脈絡、適切之顯句如理答其問者。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應知是為智人。」
4.
九
[0156a09] [P.105] 「諸比丘!成就三法者,即是愚人、是不明、是不善人,亦保護受損、受害之自身。又,彼是有罪、為智者所呵毀,又,生許多非福。
[0156a12] 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即是愚人、是不明、是不善人,亦保護受損、受害之自身。又,彼有罪、為智者所呵毀。
[0156a14] 諸比丘!成就三法者,即是智人、是聰明、是善人,亦保護無損、無受害之自身。又,無罪,(、?)不為智者所呵毀。
[0157a03] 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即是智人、是聰明、是善人,亦保護無受損、無受害之自身。又,無罪,(、?)不為智者所呵毀。又,生許多福。」
5.
十
[0157a07] 破戒,不斷彼破戒之垢。有嫉,不斷彼嫉之垢。有慳、不斷彼慳之垢。
[0157a10] 持戒、斷彼破戒之垢。無嫉、斷彼嫉之垢。無慳、斷彼慳之垢。
--
祝 福慧增長!
漏標一處
sorry. (十)漏標後句的標點不一。
十
[0157a07] 破戒,不斷彼破戒之垢。有嫉,不斷彼嫉之垢。有慳、不斷彼慳之垢。
[0157a10] 持戒、斷彼破戒之垢。無嫉、斷彼嫉之垢。無慳、斷彼慳之垢。
謝謝。
--
南無佛
謝謝 yishou!這些標點問題我們會列入修訂考慮。
謝謝 yishou!這些標點問題我們會列入修訂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