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止觀》勘誤探討

文中圖片太多,上傳不便,完整版已另發到郵箱。

 
1.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云何[1]行大行。
改爲:
云何修大行。
[1] 行=修【甲】
註:(前文)意緩難見今撮為五。謂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
 
如水結為水無別[2]水也。
改爲:
如水結為冰。無別[2]水也。
註:
《刪定止觀卷上》如水結成冰。無別有冰也。
《天台名目類聚抄第六》如水結為氷無別氷也。
《選擇傳弘决疑鈔卷第五》如水結為氷無別水也。
《永樂北藏》圖略
 
《洪武南藏》214冊574頁
 
2. 《摩訶止觀卷第二(上)》
故[5]稱三昧也。
改爲:
故通稱三昧也。
[5] (通)+稱【甲】
註:(前文)通稱三昧者。調直定也。
 
3. 《摩訶止觀卷第二(下)》
二乘但有習果無有[2]果報。
改爲:
二乘但有習果。無有報果。
[2] 果報=報果【甲】
註:援引 智者大師 說《禪門章》
第八顯示果報者。果報與修證若為異。修是修習名因。證是尅獲名果。此果是習果。得報之時。名為報果。從阿鼻去乃至於佛。皆須一一顯示果報。若是二乘。明但有習果。無有報果。
 
 
4. 《摩訶止觀卷第三(上)》
瑞[6]應云。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
改爲:
中本起云。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
註:《中本起經卷上》
    我年既幼稚,  學日又初淺,
 豈能宣至真,  如來廣大義。
 一切諸法本,  因緣空無主,
 息心達本源,  故號為沙門。」
《太子瑞應本起經》中未見類似偈頌。
 
 
次別教明二諦與前[2]求異。
改爲:
次別教明二諦。與前永異。
[2] 求=永【甲】
註:另援引《刪定止觀卷上》次別教二諦。與前永異。
 
大經云。實是一諦方便說[6]三。
改爲:
大經云。實是一諦。方便說二。
[6] 三=二【宮】【甲】
註:《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三》
「善男子!世諦者即第一義諦。」
「世尊!若爾者,則無二諦。」
佛言:「善男子!有善方便,隨順眾生,說有二諦。
 
 
正因不壞了因之毒隨正奢促處處得發。或理發或教發。或行發[3]成證發。
改爲:
正因不壞。了因之毒。隨正奢促。處處得發。或理發。或教發。或行發。或證發。
[3] 成=或【甲】
《洪武南藏》215冊82頁
 
 
若人欲聞正因緣。為說三[7]藏。欲聞因緣即空為說通觀。
改爲:
若人欲聞正因緣。為說三藏觀。欲聞因緣即空為說通觀。
[7] 藏+(觀)【甲】
註:(論文)若人欲聞正因緣。為說三[7]藏。欲聞因緣即空為說通觀。欲聞歷劫修行為說別觀。欲聞即中為說圓觀。是名隨世界悉檀亦名隨樂欲。為實施權說權實止觀也。
為生扶真[8]之事善說三藏觀。為生扶真之理善為說通觀。為生扶中之事善為說別觀。為生扶中之理善為說圓觀。是名隨為人悉檀。亦名隨便宜而說權實止觀也。
為破邪因緣無因緣說三藏觀。為破拙度故說通觀。為破共法故說別觀。為破帶方便故說圓觀。是為對治悉檀說權實止觀也。為思議鈍根拙度令入真諦說三藏觀。……
 
5. 《摩訶止觀卷第四(上)》
雖威儀起動而任運常靜。故名墮定戒。
改爲:
雖威儀起動而任運常靜。故名隨定戒。
註:援引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門人灌頂記《菩薩戒義疏卷上》
雖威儀起動任運常淨。故名隨定戒。
[*]隋天台沙門灌頂撰《觀心論疏卷[12]第三》
雖威儀起動而任運常[*]淨故。名隨定戒。
《永樂北藏》
 
《洪武南藏》215冊94頁
 
 
六者惡心相續[1]書夜不斷。
改爲:
六者惡心相續晝夜不斷。
[1] 書=畫【甲】
註:書、畫二字,當皆為晝字之誤。
據《永樂北藏》
 
《洪武南藏》215冊105頁
 
隋·沙門灌頂纂《國清百錄卷第一》六惡念相續晝夜不斷。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四十八》六惡心相續晝夜不斷。
 
 
 
如欝頭藍弗得非想。定世人崇之如佛。
改爲:
如欝頭藍弗得非想定。世人崇之如佛。
註:斷句錯誤。
 
 
多寒國土聽百一助身要當說淨。趣足供事無得。多求。多求辛苦守護又苦。
改爲:
多寒國土。聽百一助身。要當說淨。趣足供事。無得多求。多求辛苦。守護又苦。
註:斷句錯誤。
 
6. 《摩訶止觀卷第四(下)》
離此四分為五蓋貪瞋兩分。是兩蓋開癡分為睡疑兩蓋。等分為掉悔蓋。
改爲:
離此四分為五蓋。貪、瞋兩分是兩蓋。開癡分為睡、疑兩蓋。等分為掉悔蓋。
註:斷句錯誤。
 
初入定時調身令不寬不急調息。令不澁不滑。
改爲:
初入定時。調身令不寬不急。調息令不澁不滑。
註:斷句錯誤。
 
7. 《摩訶止觀卷第五(上)》
說於[1]心觀施於彼者。即是開門傾藏捨如意珠。
改爲:
說於止觀施於彼者。即是開門傾藏。捨如意珠。
[1] 心=止【甲】
註:援引《天台智者大師發願文》說於止觀。遍施一切。開門傾藏。捨如意珠。
 
若聞深法即起誹謗墮泯[6]犁中。
改爲:
若聞深法即起誹謗墮泥[6]犁中。
註: 當系“泥犁”之誤。
《洪武南藏》215冊141頁
 
《永樂北藏》如下圖。
 
 
 
若發一種作起乍滅。非但品數缺少。
改爲:
若發一種乍起乍滅。非但品數缺少。
註:《永樂北藏》如下圖。
 
《洪武南藏》215冊144頁
 
 
 
問。通是偏真不。答。偏義則通真義[3]異問。通義可領別復云何。答。十境不同即別義也。
改爲:
問。通是偏真不。答。偏義則通。真義小異。
問。通義可領別復云何。答。十境不同即別義也。
[3] (小)+異【甲】
註:(前文)問。通是有漏不。答。漏義則通。有義小異。
斷句亦錯誤。
 
又此十法一一當體。皆是法界故言十時界(云云)。
改爲:
又此十法一一當體。皆是法界故言十法界(云云)。
註:《永樂北藏》如下圖:
 
《洪武南藏》215冊152頁
 
此十法界[3]陰俱用色心為體質也。
改爲:
此十法界陰入俱用色心為體質也。
[3] 陰+(入)【甲】
註:援引宋·延壽集《宗鏡錄卷第八十六》此十法界陰入。俱用色心為體質也。
 
大[2]經生生不可說。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
改爲:
大[2]經生生不可說。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
註:斷句錯誤。
南本《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九》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不生生不可說、生生亦不可說、生不生亦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生亦不可說、不生亦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
 
 
雖知法門及佛果非修非不修。[5]而修非證非得。以無所證得而證而得。
改爲:
雖知法門及佛果非修非不修 [5]而修。非證非得。以無所證得而證而得。
註:斷句錯誤。
“而修”兩字,與下句“而證而得”對應。故《淨土神珠》中的引文斷句爲宜。有的論著中的引文無“而修”兩字。
清·古崑 集《淨土神珠》雖知佛道非成所成。如虗空中種樹。使得華得果。雖知法門及佛果。非修非不修而修。非證非得以無所證得。而證而得。
 
 
止是法界平正良田。何法不備。[2]上捨攀緣即是檀。止體非惡即是戒。止體不動即是忍。止無間雜即是精進。止則決定即是禪。止法亦無止者亦無即是慧。
改爲:
止是法界平正良田。何法不備。止捨攀緣即是檀。止體非惡即是戒。止體不動即是忍。止無間雜即是精進。止則決定即是禪。止法亦無止者亦無即是慧。
[2] 上=止【宮】【甲】
註:前句“止是法界平正良田,何法不備”為總說,後為別說。
援引宋·延壽集《宗鏡錄卷第四十四》何法不備。止捨攀緣。即是檀。止體非惡。即是戒。
 
 
8. 《摩訶止觀卷第五(下)》
從二地[3]止正是入假化他之位。
改爲:
從二地上正是入假化他之位。
[3] 止=上【宮】【甲】
註:援引 宋·智圓《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四》第四(至)相應者。經稱四住。正是行道迹住。從二地已上。正是入假化他之位
《洪武南藏》215冊180頁
 
 
[1]後見假入空又為二。先明見假。次明空觀。
改爲:
從見假入空又為二。先明見假。次明空觀。
[1] 後=從【宮】
註:(前文)從假入空破法遍。又為三。先從見假入空。次從思假入空。後四門料簡。
《洪武南藏》215冊187頁
 
 
複四見者。謂有有。有無。無有。無無。亦有有無。亦無有無。非有有無。非無有無。此是複四見。
改爲:
複四見者。謂有有有無。無有無無。亦有有無亦無有無。非有有無非無有無。此是複四見。
註:斷句錯誤。
 
淨名云。說法不相待一念不住故。
改爲:
淨名云。諸法不相待。一念不住故。
註:《維摩詰所說經》優波離!一切法生滅不住,如幻如電,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
《永樂北藏》161冊149頁。如下:
 
《洪武南藏》215冊191頁
 
 
9. 《摩訶止觀卷第六(上)》
以[1]總念處力發善有漏五陰。名為煖。
改爲:
以總相念處力發善有漏五陰。名為煖。
[1] 總+(相)【甲】
註:天台山修禪寺沙門智顗撰《維摩經玄疏卷第三》
二明性地者。若因總相念處初發善有漏五陰名為煖法。
《智顗禪師撰四教義卷第八》
二明性地[6]者。若因總想念處成三十七品。初發善有漏五陰名[7]煗法。
 
 
但[2]奉一門為名。雖有四名理無隔別。
改爲:
但舉一門為名。雖有四名。理無隔別。
[2] 奉=舉【甲】
註:援引宋·延壽集《宗鏡錄卷第八十七》但舉一門為名。雖有四名。理無隔別。即是圓教四門。
《洪武南藏》215冊233頁
 
一句既三十二句。[4]十二句三假合有十二句。則有三百八十四句。
改爲:
一句既三十二句。三十二句三假合有十二句。則有三百八十四句。
[4] (三)+十【甲】
註:32 *12=384
 
三界九品合有九萬四千二百八十四句。所破如此能破亦然。能所合有[1]十八萬八千五百六十八句。自行如此化他亦然。合有[2]二十七萬七千一百三十六句止觀。
改爲:
三界九品合有九萬四千二百八十四句。所破如此。能破亦然。能、所合有一十八萬八千五百六十八句。自行如此。化他亦然。合有三十七萬七千一百三十六句止觀。
[1] (一)+十【甲】
[2] 二=三【甲】
註:94284*2=188568   188568*2=377136
《洪武南藏》215冊239頁
 
 
《永樂北藏》
 
 
 
大品有三種法施[5]三歸五戒十善道四禪[6]無量心等。名世間法施。二出世間法施。三出世間上上法施。
改爲:
大品有三種法施。
一三歸、五戒、十善道、四禪、四無量心等。名世間法施。
二出世間法施。
三出世間上上法施。
[5] (一)+三【甲】
[6] (四)+無【甲】
10. 《摩訶止觀卷第七(上)》
問通塞得失字非字為一為異答。此是一意種種說耳。
改爲:
問。通塞得失字非字為一為異。
答。此是一意種種說耳。
註:斷句錯誤。
 
復次行三十七道品將到無漏城。域有三門。
改爲:
復次行三十七道品將到無漏城。城有三門。
註:《永樂北藏》161冊262頁
 
《洪武南藏》215冊287頁
 
(前文)大論云。三十七品是行道法。涅槃城有三門。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三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已,得到涅槃城。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
 
 
白駒烏免日夜奔競。
改爲:
白駒烏兔日夜奔競。
註:《洪武南藏》215冊300頁
 
 
《永樂北藏》161冊277頁
 
 
11. 《摩訶止觀卷第七(下)》
淨名云。已捨世間所有[4]相好。
改爲:
淨名云。已捨世間所有飾好。
[4] 相=飾【甲】
註:《維摩詰經卷上》相好嚴身,色像第一,捨諸世間所有飾好;
 
 
無量壽觀云。[6]何彌陀佛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八萬四千好。
改爲:
無量壽觀云。阿彌陀佛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八萬四千好。
[6] 何=阿【甲】
註:《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
《洪武南藏》215冊313頁
 
12. 《摩訶止觀卷第八(上)》
四支煩疼心勞體蒸熱。狀似瘧。
改爲:
四支煩疼。心勞體蒸。熱狀似瘧。
 
譬樵火相藉而煙瞻煙清濁知樵臊濕。
改爲:
譬樵火相藉而煙瞻煙清濁知樵燥濕。
註:《永樂北藏》161冊340頁
 
《中華大藏經》94冊842頁
 
《洪武南藏》215冊353頁
 
 
13. 《摩訶止觀卷第八(下)》
道品調適者。若觀病是四大病是不淨。病若離四大病即是淨病非四大非離四大。
改爲:
道品調適者。若觀病是四大病。是不淨病。若離四大病。即是淨病。非四大。非離四大。
莫為內外障緣阻礙休息。答正助稽留。疾成道廢。
改爲:
莫為內外障緣阻礙休息。若正助稽留。疾成道廢。
註:答字,當為若字之誤。。
《洪武南藏》215冊365頁
 
《中華大藏經》94冊846頁
 
《永樂北藏》161冊354頁
 
 
設得病損[2]行觀明淨。不生貪著莫起愛染。
改爲:
設得病損觀行明淨。不生貪著莫起愛染。
[2] 行觀=觀行【甲】
註:三部藏經皆作觀行。見上圖。
 
 
已有三。蟬鯉蛇。午有三。鹿馬麞。未有三。羊雁鷹。此九屬南方火也。
改爲:
巳有三。蟬鯉蛇。午有三。鹿馬麞。未有三。羊雁鷹。此九屬南方火也。
註:《洪武南藏》215冊376頁
 
《中華大藏經》94冊851頁
 
 
14. 《摩訶止觀卷第九(上)》
通明觀慧證相深[1]細細。次於總也。
改爲:
通明觀慧證相深[1]細。細次於總也。
 
 
若動觸發已或謝未謝。又發冷觸。冷觸若謝未謝更。發餘觸。
改爲:
若動觸發已或謝未謝。又發冷觸。冷觸若謝未謝。更發餘觸。
 
若薳自急疾手脚搔擾。是[1]大過。
改爲:
若薳自急疾手脚搔擾。是太過。
[1] 大=太【甲】
註:《洪武南藏》(215冊392頁)
 
(下文)若永寂絕都無覺知者太過。…… 若如白日或見種種光色是太過。……若縛著不動是太過。
 
 
五支亦爾。初緣覺相盛。不妨已有觀等四支。覺強觀未了覺息觀方明。初已有喜觀息喜支成。初已有樂樂未暢喜息則樂成。初已有一心四支所動。今樂謝一心成。
改爲:
五支亦爾。初緣覺相盛。不妨已有觀等四支。覺強觀未了。覺息觀方明。初已有喜。觀息喜支成。初已有樂。樂未暢。喜息則樂成。初已有一心。四支所動。今樂謝。一心成。
註:五支:覺、觀、喜、樂、一心。
 
如廉食人噉猪猪。鄙貯屎物而猶可強食之。
改爲:
如廉食人。噉猪䐗。鄙貯屎物。而猶可強食之。
註:䐗字,此處當同肚字,即豬肚,下文已說“貯屎物”。
(又後文)如貪食人。審知猪䐗。盛屎之物。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九之二》廉字非體。應作此䭑。即薄食也。
如今減肥節食之人。
《洪武南藏》215冊395頁
 
《永樂北藏》161冊390頁
 
《中華大字典》2234頁
 
 
心[2]是喜對喜支。前喜名隱沒有垢味。今喜不隱沒無垢味。即是法喜非是受喜也。心受樂者亦如是。
改爲:
心受喜對喜支。前喜名隱沒有垢味。今喜不隱沒無垢味。即是法喜非是受喜也。心受樂者亦如是。
[2] 是=受【甲】
註:
《洪武南藏》215冊396頁
 
《永樂北藏》161冊391頁
 
 
 
 
如貪食人審知猪猪盛屎之物。
改爲:
如貪食人審知猪䐗盛屎之物。
註:《洪武南藏》215冊401頁
 
 
《永樂北藏》161冊398頁
 
 
 
行者忽見自身足指皮[(顢-頁+皮)-(入*入)+(ㄠ*ㄠ)]如泡。
改爲:
行者忽見自身足指皮[繭+皮](或趼)如泡。
註:《洪武南藏》215冊402頁
 
《永樂北藏》161冊399頁
 
《永樂北藏·音釋》161冊406頁
 
 
 
趼:
 
 
一一節間皆[2]今繫念。逆順觀察令骨淨潔。是名內有色相。
改爲:
一一節間皆令繫念。逆順觀察令骨淨潔。是名內有色相。
[2] 今=令【甲】
註:《洪武南藏》215冊402頁
 
 
前所觀所發除[3]欲皮肉。
改爲:
前所觀所發除卻皮肉。
[3] 欲=却【甲】
註:《洪武南藏》215冊406頁
 
《永樂北藏》161冊403頁
 
 
15. 《摩訶止觀卷第九(下)》
復次十二緣對法華中十如者。如是性對無明。淨名云。若知無明性即是明性。如是相對行。體對識等七支。力對愛取。作對有因。又是無明愛取之習因。緣對行有。果對無明生智慧習果。報對行有五種涅槃。本對三道三種佛性。末對三德涅槃
改爲:
復次十二緣對法華中十如者。如是性對無明。淨名云。若知無明性即是明性。如是相對行。體對識等七支。力對愛取。作對有。因又是無明愛取之習因。緣對行有。果對無明生智慧習果。報對行有五種涅槃。本對三道三種佛性。末對三德涅槃
註:斷句錯誤。否則缺“如是因”。
法華十如: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如是相好從此功德。生。如此相好從彼功德生。
改爲:
如是相好。從此功德生。如此相好。從彼功德生。
 
舉要言之。九法界中諸戒定慧入王三昧者。變名聖行。聖行所契安住諦理即名天行。天行有同體無緣慈即梵行單明悲同煩惱欲拔苦即病行單明慈同小善欲與其樂即嬰兒行。
改爲:
舉要言之。
九法界中諸戒、定、慧。入王三昧者。變名聖行。
聖行所契。安住諦理。即名天行。
天行有同體無緣慈。即梵行。
單明悲。同煩惱。欲拔苦。即病行。
單明慈。同小善。欲與其樂。即嬰兒行。
註:《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一》專心思惟五種之行。何等為五?一者、聖行,二者、梵行,三者、天行,四者、嬰兒行,五者、病行。
 
 
16. 《摩訶止觀卷第十(上)》
二附佛法外道者起自犢子。方廣自以聰明讀佛經書而生一見。附。佛法起故得此名。
改爲:
二附佛法外道者。起自犢子、方廣。自以聰明。讀佛經書而生一見。附佛法起。故得此名。
註:(下文)犢子讀舍利弗毘曇自制別義言。……
又方廣道人自以聰明讀佛十喻。自作義云。不生不滅如幻如化空幻為宗。龍樹斥云。非佛法方廣所作。亦是邪人法也。
 
決却壅滯。 矣成川。 
改爲: 
決却壅滯。濬矣成川。 
 
註: ,《洪武南藏》《永樂北藏》皆作濬字。 
《洪武南藏》215 冊 441 頁 
 
《永樂北藏》161 冊 444 頁 
 
 
莊[2]公皇帝問道觀神氣。見身內眾物以此為道。 
改爲: 
莊云。黃帝問道。觀神氣。見身內眾物。以此為道。 
 [2] 公=云【甲】 
註: 
宋·延壽集《宗鏡錄卷第四十六》莊子云。皇帝問道觀神氣。見身內
眾物。
宋·有嚴  注《止觀輔行傳弘決助覽卷第四》莊云皇帝問道德。莊子
在宥篇云。皇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空同之上。 
 
另據《莊子》,文中“皇帝”,當為“黃帝”之誤。 
《莊子·在宥》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於空同
之上,故往見之,曰:「我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至道之精。吾欲取
天地之精,以佐五穀,以養民人;吾又欲官陰陽,以遂群生。為之奈
何?」 
17.  《摩訶止觀卷第十(下)》 
若總念處則不爾也。是為空見生念處觀。勤破倒觀即見正勤。 
改爲: 
若總念處則不爾也。是為空見生念處。觀勤破倒。觀即見正
勤。 
 
另南本《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四》 
觀[6]大豆羹作[7]下汁想,而實非[8]糞; 
改爲: 
觀好美羹作穢汁想,而實非穢; 
[6] 大豆=好美【宋】【元】【明】 
[7] 下=穢【宋】【元】【明】 
[8] 糞=穢【宋】【元】【明】
註:《摩訶止觀卷第九([2]上)》大經云。美羹作穢汁想。即此觀也。 
 
另《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 
除却(至)脩相者謂觀自身初見足指皮[(顢-頁+皮)-(入*入)+(ㄠ*ㄠ)]
如泡 
改爲: 
除却(至)脩相者謂觀自身初見足指皮[繭+皮](或趼)如泡 
 
 
另《宗鏡錄卷第八十一》 
雖知法門及佛果非修非不修。而修非證非得。以無所證得而
證而得。 
改爲: 
雖知法門及佛果非修非不修而修。非證非得。以無所證得而
證而得。 
註:斷句錯誤。 
 
另:No. 1646《成實論卷第八》 
答曰。意即是業。於此中行故名業道。先行後三中後行前七。中三業
道非業。七業亦業亦道。 
改爲: 
答曰。意即是業。於此中行故名業道。先行後三中。後行前七中。三
業道非業。七業亦業亦道。 
註:斷句錯誤。 
 
另:《大智度論卷第十[5]二》 
如佛在耆闍崛山中,與比丘僧俱,入王舍城。道中見大[2]水,佛於[*]
水上敷尼師壇坐,告諸比丘:「若比丘入禪,心得自在,能令大[*]
水作地,即成實地。何以故?是[*]水中有地分故。如是水、火、風、
金、銀種種寶物即皆成實。何以故?是[*]水中皆有其分。」 
[2] 水=木【元】【明】【宮】【石】* 
 
註:水字,當為木字之誤。援引,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摩訶止觀卷第三([5]下)》 
又大論明摩訶衍人體法觀者。引佛在一方木上告諸比丘。譬如比丘得
禪定時。 
唐 毗陵沙門 湛然述《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三之四》 
引佛在一方木上者。正示體觀。論十二云。佛在耆闍崛山。與諸比丘
入王舍城。道中見有一大方木。佛敷尼師壇坐其木上告諸比丘。若比
丘入禪心得自在。能令此木作地則成實地。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卷第十八·(四九四)》 
爾時,尊者舍利弗晨朝著衣持鉢,出耆闍崛山,入王舍城乞食,於路
邊見一大枯樹,即於樹下敷坐具,
討論區:
ユーザー maha の写真

此「《摩訶止觀》勘誤探討」完整版可在這裡下載。感謝「身外有乾坤」提供寶貴校訂意見,CBETA 會列入修訂參考。也歡迎法友對「《摩訶止觀》勘誤探討」一文的修訂意見提出看法。

CBETA Maha 吳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