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263經標點建議

您好:

先前使用Cbeta在閱讀本經時,發現經中的譬喻與講解的段落,有一點對不上,因此閱讀起來不太順暢。對比幾份譯本之後,注意到目前Cbeta上版本的分段與幾處標逗,可能可以有修改的空間。

因為經文較長,我另外製作了一份google文件,比較方便對比。連結如下: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A2nwkkdAPVBP0W4WZLcIRjl5vrt4eB6qYYDOo8YJeWI/edit?usp=sharing

建議修改的內容有兩大項:

1. 經文分段的方式,同時也會影響一些引號的位置。

2. 幾處語法相似的地方,句號建議可以統一。

以上建議供參,謝謝~

Velo好:

感謝來函指正。關於此處修訂拙見如下: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留國雜色牧牛聚落。

爾時,佛告諸比丘:「我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云何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謂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識滅。不修方便隨順成就,而用心求:『令我諸漏盡,心得解脫。』當知彼比丘終不能得漏盡解脫。(開題:佛知見……不知見……)

「所以者何?不修習故不修習何等?謂不修習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譬如伏鷄,生子眾多,不能隨時蔭餾,消息冷暖,而欲令子以觜、以爪啄卵自生,安隱出㲉,當知彼子無有自力,堪能方便以觜、以爪安隱出㲉。所以者何?以彼雞母不能隨時蔭餾,冷暖長養子故。(先論不修習

「如是,比丘不勤修習隨順成就,而欲令得漏盡解脫,無有是處。所以者何?不修習故。不修何等?謂不修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結論不修習

「若比丘修習隨順成就者,雖不欲令漏盡解脫,而彼比丘自然漏盡,心得解脫。所以者何?以修習故。何所修習?謂修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如彼伏雞善養其子,隨時蔭餾,冷暖得所,正復不欲令子方便自啄卵出,然其諸子自能方便安隱出㲉。所以者何?以彼伏雞隨時蔭餾,冷暖得所故。(次論修習)

「如是,比丘善修方便,正復不欲漏盡解脫,而彼比丘自然漏盡,心得解脫。所以者何?以勤修習故。何所修習?謂修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譬如巧師、巧師弟子,手執斧柯,捉之不已,漸漸微盡手指處現,然彼不覺斧柯微盡而盡處現。(次論勤修習)

「如是,比丘精勤修習隨順成就,不自知見今日爾所漏盡,明日爾所漏盡,然彼比丘知有漏盡。所以者何?以修習故何所修習?謂修習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譬如大舶,在於海邊,經夏六月,風飄日暴,藤綴漸斷。(次論有恆修習)

「如是,比丘精勤修習隨順成就,一切結縛、使、煩惱、纏,漸得解脫。所以者何?善修習故何所修習?謂修習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總結)

說是法時,六十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此處分段仍以「如是,比丘」為主,譬喻在後。大德若有高見,歡迎繼續指導。

CBETA 張伯雍

您好:
感謝討論的因緣,能多參考一些閱讀資料,覺得是很好的學習。目前,我先盡可能地先列出能找到的資料,加入上面的表格連結了。簡單提一下幾點發現:

1. 不修方便隨順成就,而用心求:『令我諸漏盡,心得解脫。』當知彼比丘終不能得漏盡解脫。這段的位置。

目前有發現,這一段的安置方式或許可以再斟酌。雖然我覺得放前、放後,都是說得通的。只是就目前看到的資料,似乎比較傾向讓這段與「所以者何?……」這一段放在同一個段落當中,可再斟酌看看。

2. 關於以「如是,比丘……」為主,譬喻在後的分段方式。

可以看到獅子吼、佛光阿含藏,也都以此為主。以下僅提一點個人觀點。我會覺得以「如是,比丘精勤修習隨順成就,一切結縛、使、煩惱、纏,漸得解脫。所以者何?善修習故。何所修習?謂修習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這一段作為總結,會比較可惜。除了表列的英譯、巴利經的資料,都是以譬喻為段首,更主要的是,三個譬喻和解釋的文字,或許是有對應與關聯的。

如譬喻提到母雞的欲求與否不是關鍵「彼伏雞善養其子,隨時蔭餾,冷暖得所,正復不欲令子方便自啄卵出,然其諸子自能方便安隱出㲉。」以正復不欲作為關鍵字,講解就提到「正復不欲漏盡解脫,而彼比丘自然漏盡,心得解脫。」

第二個「巧師、巧師弟子,手執斧柯,捉之不已,漸漸微盡手指處現,然彼不覺斧柯微盡而盡處現。」類似的意象也被提到:「比丘精勤修習隨順成就,不自知見今日爾所漏盡,明日爾所漏盡,然彼比丘知有漏盡。」

再來,大船船索這邊的譬喻「大舶,在於海邊,經夏六月,風飄日暴,藤綴漸斷。」後面也能看到從煩惱解脫的狀況,也還有結縛、纏,這種具備繩索意象的煩惱異名:「一切結縛、使、煩惱、纏,漸得解脫。」

當然我也明白,這都只能當成一種解讀的角度,所以或許並不需要特別改動的。不過,或許也有一種做法,就是參考目前表格所列的無著法師英譯版本的方式,將譬喻與敘述都分開,留待給讀者判斷,會不會也是個方式?

綜合以上的結論,我有先放一個新的建議分段方式在上面的連結當中。當然,仍然只是建議,沒有要堅持己見的意思。單純希望會使得之後的版本,能更好一些。我覺得光是「如是,比丘不勤修習隨順成就,而欲令得漏盡解脫,無有是處。所以者何?不修習故。不修何等?謂不修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這段有分開,意思就會清楚很多了!其他細節取捨的部份,還是得讓你們費心定奪了,謝謝!

Velo好:

按《雜阿含經論會編(上)》卷1:「為欲證得未得真實究竟解脫,略有三法,能令獲得速疾通慧。一者、智力,二者、不放逸力,三者、數習力。」(Y30, no. 30, p. 59a12-13)

以三譬喻對應三法似乎也是印老的看法,若將譬喻獨立一段就與全不分段差別不大。拙以為還是先有立場,再來討論較為聚焦,畢竟讀者也想究竟一個道理。

關於不修方便隨順成就,而用心求:『令我諸漏盡,心得解脫。』當知彼比丘終不能得漏盡解脫 之分段,以後文:所以者何?不修習,涉及以問題作為答案回答,等於沒答;故此「所以者何」到底在問何事,似可討論。茲暫回復CBETA、佛光版分段,以待將來高見。

CBETA 張伯雍

您好:

謝謝您補充的資料,和願意開放地討論。為了聚焦討論,那以下我就試著以最初提出的建議分段方式,補充一些思考和延續討論(頭尾暫時先省略):

爾時,佛告諸比丘:「我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云何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謂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識滅。

「不修方便隨順成就,而用心求:『令我諸漏盡,心得解脫。』當知彼比丘終不能得漏盡解脫。所以者何?不修習故。不修習何等?謂不修習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

前面提到「所以者何」的問題。我會覺得,並不會落入以問題作為答案回答的狀況。因為前面描述的狀況,有更豐富一些:為什麼不致力於修習,內心又充滿解脫的欲求,這樣的修行者不能如願?回答就強調,恰恰好就是敘述中所提,未致力於修習這個情況所導致的。

反而是如果把這裡的「所以者何?不修習故」另起一段,會不會造成誤會,會把要提問的狀況一路框到前面「我以知見故」這邊的段落呢?我會覺得這樣有點不順。

此外,後面也有十分對稱的「若比丘修習隨順成就者,雖不欲令漏盡解脫……」這個段落,以及其他類似句法的地方,都是先提出一個狀況,再來解釋原因。這些段落如果都不是用「所以者何」作為段落的開頭,我會覺得底線這一段,還是應該與後面「所以者何」這一段銜接意思會比較清楚。

「譬如伏鷄,生子眾多,不能隨時蔭餾,消息冷暖,而欲令子以觜、以爪啄卵自生,安隱出㲉,當知彼子無有自力,堪能方便以觜、以爪安隱出㲉。所以者何?以彼雞母不能隨時蔭餾,冷暖長養子故。如是,比丘不勤修習隨順成就,而欲令得漏盡解脫,無有是處。所以者何?不修習故。不修何等?謂不修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

到這裡,都是談論未修習的段落。前面的討論中拆成兩段,讓後段作為不修習的總結,我會覺得是合理的。但是如果要考量以下段落,是以三段譬喻的流來分段,這段「母雞沒孵蛋」的譬喻,就會對比到有孵蛋的「如彼伏雞善養其子……」這一段。因為這兩段的對應是很強的,我會覺得上面這段,可以試著採同樣的結構對比起來看。

「若比丘修習隨順成就者,雖不欲令漏盡解脫,而彼比丘自然漏盡,心得解脫。所以者何?以修習故。何所修習?謂修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

「如彼伏雞善養其子,隨時蔭餾,冷暖得所,正復不欲令子方便自啄卵出,然其諸子自能方便安隱出㲉。所以者何?以彼伏雞隨時蔭餾,冷暖得所故。如是,比丘善修方便,正復不欲漏盡解脫,而彼比丘自然漏盡,心得解脫。所以者何?以勤修習故。何所修習?謂修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

謝謝您點出會編的資料。我在看到第一點「智力」的時候,試著思考了一下。的確在雜阿含57經,以及一些其他佛典可以看到「無明㲉」的用法,這樣對照起來,或許也更強化了一點以譬喻為開頭來理解這段經文的可能性。

「譬如巧師、巧師弟子,手執斧柯,捉之不已,漸漸微盡手指處現,然彼不覺斧柯微盡而盡處現。如是,比丘精勤修習隨順成就,不自知見今日爾所漏盡,明日爾所漏盡,然彼比丘知有漏盡。所以者何?以修習故。何所修習?謂修習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

「譬如大舶,在於海邊,經夏六月,風飄日暴,藤綴漸斷。如是,比丘精勤修習隨順成就,一切結縛、使、煩惱、纏,漸得解脫。所以者何?善修習故。何所修習?謂修習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

以上只能說是提出個人的理解與淺見來討論,更多是擔心落入自己思考的盲點了。只能說所學還是不足。如果有沒想清楚的地方,請多指正和包涵了,謝謝!

Velo好:

《雜阿含經》確實有「經文生澀難懂」的狀況(《佛光大辭典》p.6636),在沒有十足把握前亦不便多做揣測,畢竟CBETA不是私人筆記。標點與分段本是前人加工,以供後人理解。如一開始大德所示逗號改為句號,這是較為簡單明確的,也就改了。至於分段,若有方家願意進一步說明,仍可繼續討論。而目前則依舊保留舊版分段。

至於大德的疑問有請教過尊師嗎?能否分享看法?

CBETA 張伯雍